Sunday, May 25, 2008

云淡水暖:依靠社会主义才能救大灾

  老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草民不才,学习也不够深入,总有些问题搞不清楚,"特色"是什么,看主流经济学家们说是"转型"、"市场化"、"私有化",看《学习时报》的党校专家们说,是"体制机制",看文人贤达云集的《南方XXX》们说,是"接轨普世价值"……,反正众说纷纭,还需要深入领会。但草民总是相信一点,中国的国情就是"特色",比如,你不能指望中国像美国那样成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均一部或者户均几部小轿车,第一,那样的话,全世界的石油都不够中国消费的;第二,把所有的可耕地拿来做停车场、建马路可能都感到地皮不够。

  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之后,也是众说纷纭,在全国人民、全球华人举国家之力、举民族之力,军民奋勇救灾,竭力支援灾区,气壮山河的场面面前,举世震惊。在这其中,无数个人、群体的表现,每日都在感动着全国,无私、无畏、奉献、坚强的品格,每日都在升华着民众的内心,这时候,许多声音也出来解读了。

  一位非常非常"西化"的获得德国博士学位,在凤凰台做"时事评论员"的邱震海先生这样解读"资本主义它满足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对物质的一种追求或者说对物质的贪婪,…但社会主义是要求对人一种比较高尚的道德上的要求,我们中国现在正在转型,它正在最一个原来的、纯粹的一个可能相对来说,计划经济相对比较僵硬的这么一个体制,慢慢走向了市场经济。…这里面(抗震救灾)许多的逻辑,不是用市场经济能够,不是用资本主义这种逻辑能够来解释的,…虽然我们的社会在转型,我们希望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但是永远不要忽略了原来社会主义体制当中,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对人性的一种追求,或者一种道德上的一种要求。"(凤凰卫视《全国默哀看转型中的国家与国民》)

  一位伤痕文学大家张抗抗女士、一位在《中国青年报》上写专栏的陈小川先生一致认为,是改革开放30年来,民众"公民社会意识提高"的结果。邱震海先生的观点与张抗抗女士、陈小川先生的观点在存在"文明的冲突"。邱震海先生认为,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举世震惊的、空前的集体主义表现,是28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遗产重新被唤醒的结果,需要继续保持。而未知是否"西化"的张抗抗女士和陈小川先生认为,是市场经济转型促发了"公民意识"导致的结果。

  在这里,草民比较同意邱震海先生的说法,因为大地震在中国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改革开放前发生的举世震惊的唐山大地震,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工人、农民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奉献、坚强的品格,与今天所表现出来的别无二致,并没有证据表明,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人们身上普遍有邱震海先生所说的"资本主义它满足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对物质的一种追求或者说对物质的贪婪,",而汶川大地震中的人们,也没有证据表明,人们身上普遍是因为"公民意识"才激发出来一种"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对人性的一种追求,或者一种道德上的一种要求。"。当然,这是精神层面的差别,还有物质层面的、体制机制层面的。

  比如,全国、全军派出医疗队支援灾区,32年前的唐山是这样,今天的汶川还是这样,比如灾区的伤员向全国的医院大规模转移,32年前的唐山是这样,今天的汶川还是这样,一些自己亲历或者家庭亲历过这样的"体制机制"的普通唐山人,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自愿奔赴灾区当自愿者,他们说得最直白,因为当年全国支援唐山,他们是有样学样,知恩图报而已。

  今天(5月23日)人民网报道,民政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口支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提供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协助灾区恢复重建、协助灾区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经济合作、技术指导等。由北京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持四川省的一个重灾县。北京、天津在对口支援四川有关重灾县的同时,北京还要对口支援陇南市,天津对口支援甘南市。未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六省(区、兵团)接收的捐赠款物重点用于支持陕西灾区灾民生活安排和恢复重建。

  这是什么原则呢,这就是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强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力行无偿奉献,倡导大公无私,这与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那种"资本主义它满足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对物质的一种追求或者说对物质的贪婪"是格格不入的。

  这是什么体制机制呢,这就是社会主义体制机制,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战略,统筹全局,周密计划,举全国之力,消灾区之痛,唐山大地震之后的重建,走的也是这样的路子。如果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思维、资本主义模式,看准的是灾后重建的"商机",争抢的是灾区市场的盘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起码,从区域经济、市场占有的思考角度,缺乏"培育对手"的逻辑,只有乘机发财的冲动。

  在这样的原则和体制机制下,从精神道义上说,与"牺牲自己造福别人是愚蠢的想法"(茅于轼《南方都市报》)"的"理性人"、"经济人"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从经济运作上说,与"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规律是相悖的。因为它需要一种牺牲自身利益,成就灾区重建的奉献情怀,因为她更需要一种不以经济效率为目的的,甚至"赔本"的模式去保证灾区经济重振的前提。她应该具有比较鲜明的强制性,有比较鲜明的计划性。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保证这种"对口支援"灾区重建任务开展和目标实现的前提。

  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在体制机制保证方面,以汶川地震灾区受到重创的程度,以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的经济能力,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没有高度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环境,没有举全国之力为灾区社会经济提供重建资源的保障,没有对全社会各方面的动员能力,灾区重建将会非常艰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目前灾区极为缺乏帐篷,而并不需要帐篷的成都,有"商人"可以弄到救灾帐篷"卖给"需要搭建一个帐篷来抚慰一下担心余震的余悸,这是成都市公安局的结论,而令人惊讶的是,连科威特捐赠的红新月会标志的救灾帐篷也有,与公安局结论中从国产厂家弄来的结论,有比较大的出入。这件事情说明,在商言商,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就会有逐利的冲动。焉知灾后重建不会变成某些逐利者眼中的蛋糕,成为利益瓜分的市场。

  别的国家不说,就中国而言,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才能救大灾,32年前的唐山如此,32年后的汶川依然如此,要说什么是"中国特色",这恐怕就叫做"中国特色",就像59年前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一样。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china-week.info/html/3920.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