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6, 2008

曾训骐:就范跑跑被解聘三问国家教育部

  昨日,凯迪社区发出最新消息:教育部在"范跑跑"所在学校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下,顶着"广大网民"的巨大压力,取消了"范跑跑"的教师资格。文中还附带了凤凰博主"朱光兵"的14日晚上8时许采访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的电话记录,表示"范跑跑"已被光亚学校正式解聘。

  看了这则报道,我感到无比震惊!我觉得不能不说几句心里话,哪怕这种心里话也和"范跑跑"(都江堰光亚中学的教师范美忠)5月22日在地震后发表的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样不合时宜!

  首先声明,我是一个四川人,距离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很近,也有亲戚、朋友遭受地震的灾难,至今还处于悲痛之中。

  但是,对教育部解聘范美忠的行为,我感到愤慨和悲哀!

  原因如下:

  其一,关于范跑跑(请大原谅沿用网络上对范美忠的称呼)的行为。

  灾难降临,才凸显人的生命的脆弱;灾难面前,才凸显人性的本质。可以肯定地说,灾难突降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实在不相信,凡是跑出来的人,全部都是在灾难面前镇定自若、救出了自己亲人的人。正因为如此,汶川大地震,死亡那么多人,受伤那么多人,也跑出来那么多人。

  既然如此,对范跑跑的在地震来临之时抢先跑出的行为,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过多的指责。

  作为地震灾区的人,我个人认为,在灾难瞬间降临的时候,能跑出来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跑不出来的,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范跑跑之所以遭人诟病,主要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先跑,还在于他作为教师的特殊的身份,在于如他自己所说他在跑的时候忘记了告诉学生一声。但是,这能成为教育部取消其教师资格的理由吗?

  其二,关于范跑跑的言论。

  我在第一时间仔细阅读了范跑跑的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对范跑跑的观点,我不敢恭维,也很反感。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国家,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自己的老人、小孩以及其他亲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有一千条、一万条逃跑的理由,都不成其为理由。

  范跑跑是一个教师,他自己说他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他的学生也说他很爱教书、很爱学生,而且教得也很好,为学生的将来考虑得很多、考虑得很远。严格地说,教师仅仅是一种职业,教师不是万能的,不是董存瑞,不是黄继光,不是邱少云,不是王杰。――当然,也不排除教师中久不久出现那么一个、两个英雄人物的可能。――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要求范跑跑这个普通的教师除了教书,还必须作英雄。

  范跑跑最大的错误,就是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全国都在大力抢险救灾的时候)、用不合时宜的举动(公开发文的方式)、表明了不合时宜的观点(很多人如我这个懦夫在心里其实也曾经有和范跑跑一样的想法)。

  但是,不合时宜难道就是有罪吗?这能成为教育部取消其教师资格的理由吗?

  其三,关于教育部的决定。

  作为中国教育行政的最高主管部门,教育部对中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究竟研究了多少?对中国的义务教育、中国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升学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究竟研究了多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方法、效果究竟研究了多少?

  对教育部的功能,我不太懂。但既然名字叫做"教育部",我想,总不会和"教育"相去十万八千里吧?那么,在范跑跑的问题上,教育部为什么不可以先行教育,为什么要"不教而诛"呢?难道范跑跑就是真正的十恶不赦吗?那还不如干脆拉出去枪毙算了!

  作为一个公民,范跑跑在法律的范围内享有他言论自由的权利;他的言论可能很刺耳,可能让很多人伤心、反感甚至愤怒。但这能成为教育部取消其教师资格的理由吗?

  我的结论:

  1.现代社会是开放型的社会。一个真正的重视生命、尊重人权的社会,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选择,尊重别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哪怕这种意见确实是逆流而动,哪怕这种选择确实是不合时宜,哪怕这种方式是一个异类。

  2.情理与法律、法规是两回事,这是常识。对范跑跑的言行,为什么一定要给予道德捆绑、置之死地而后快呢?

  3.中国是一个什么事都喜欢一哄而上的国家,特别是现在网络时代。但我们对范跑跑可不可以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宽容、也多一分理解?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声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4.教育部取消范跑跑教师资格的决定,我认为,是高高在上的老爷作风,缺乏起码的理性,缺乏起码的沟通,也就缺乏起码的人性。在范跑跑的问题上,我不知道教育部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什么地方?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3986.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