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8, 2008

薛涌:大震考验中国的基础设施

  天灾难防,但人类却并非无所作为。这次四川大地震,受害地区并非主要大都市,死亡人数却达七八万之多。当震后倒塌的房屋的照片被刊登在美国媒体上时,当地一位工程师惊讶地说:"仅从照片上就能看出来,房子连基本的承重结构都没有,直上直下地塌下来,让里面的人一点机会也没有。"

  房屋要逃过8级的地震当然不容易。不过,这次倒塌的房屋,特别是学校,许多是新建的。在地震带上的新建筑,本应吸收最先进的抗震技术,这么大面积坍塌无论如何说不过去。1995年日本神户7.3级的大地震,虽然损失惨重,但死亡人数也就六千多;离震中最近的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神户,死亡四千六百余人。人家伤亡数字之所以相对较低,一个原因是各种建筑物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大部分还立在那里。

  这次在四川地震中倒塌的房屋有多少是设计不合格或在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还有待政府的调查。不过,凭常识判断,不合格或偷工减料的建筑恐怕在全国普遍存在。比如,两年多以前建设部的数字表明,中国新建的建筑在隔热方面,有95%不合乎国家标准,属于高耗能建筑。如果在这一项指标上不合乎国家标准,在其他指标上又如何呢?既然已经查出95%不合标准,那么是哪些开发商、施工队在偷工减料?又是什么人验收放行?为什么不能对有关承建企业和验收部门问责或处罚?这些至今仍然是一笔糊涂账。

  如今中国整个国土就象个巨型建筑工地。由此形成的基础设施,是中国本世纪经济发展的基础。看看发达国家的经验就明白:美国的高速公路体系,是在五十年代形成的,当时的年负载量是六千多万车辆,如今早已经翻了几倍。在严重超载的情况下,这些高速公路虽然危机重重,但大致运行正常,使美国经济不至于心肌梗塞。日本的高速公路、新干线等交通体系,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借东京奥运会而完成,至今运营自如,质量过硬。有了靠得住的硬件,才有靠得住的发展。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固然惨痛,但因为发生在偏远地区,对中国经济影响还有限。如果类似的灾难发生在长江三角洲等经济核心地带,也就是基础设施最集中的地区,如此的建筑质量将带来的不仅是人员伤亡,而且可能伤及中国经济的元气。固然,这些地区,如长江三角洲,也许不象四川那样面临严重的地震威胁。但是,其他灾难并非没有。比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时,一架巨型沿海公路桥因为质量和设计的问题被掀翻。类似的灾难,随着地球变暖和海平面的上升,是长江三角洲地带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威胁。现在的建筑标准是否为此作了准备?上海的住房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洪水时是否能挺过来?钱塘江大桥是否能在特大强台风或海啸中巍然不动?这些都是我们要面临的考验。如果对现有标准也执行不严,未来等待着我们的将是什么?

  中国因为经济发展太快,庞大的基础设施都是在几年之内迅速赶建出来的。这样的急速扩展,最容易留下隐患。有人说,中国目前还是穷国,不可能把标准提得那么高,要先发展再讲质量。可是,日本六十年代初期也不是富国,但其基础设施则要按照一流发达国家的标准一步到位。道理很简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前瞻性。在建设阶段也还不是个发达国家,但使用几十年后就可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到那时再按发达国家的标准推倒重来的代价太大。美国的高速公路体系的建设质量已经相当高了。但半个世纪后也要面临巨大的维修费用。我们现在如果不以高标准建设,也许二十年后维修的成本就会压上来。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消耗的人力和资源甚多。中国目前还在享受人口红利、处于劳动力供应最充足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几十年后人口老化,劳动力供应不足,再来翻修现在草率建设的基础设施,就将让我们为现在省下来的钱加倍支付利息。

  基础设施上偷工减料,可以在短期内为承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地方政府急于搞政绩工程,也会为这种行为开绿灯;但全社会必须在长时间内为之埋单。这就要求国家承担必要的管理责任。比如,建筑的隔热标准,直接涉及到建筑的能源效率。隔热水平低,就会使建筑在取暖、空调方面消耗大量能源、制造大量污染。目前中国的能源价格含有国家补贴,社会普遍低估了建筑的能源成本;而制定隔热标准时,国际油价还远远不到现在的一半。如果连这样的标准也不执行,整个社会就必须为之支付巨大的能源费用。在其他指标上偷工减料,后果也不例外。今天是地方政府的政绩,明天就可能是老百姓的坟墓。所以,在此次灾难后,国家要制定更高的建筑标准,对全国主要的基础设施和各种新建建筑进行核查,对那些连现有标准也达不到者,要责成承建单位返修,否则进行重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应该再依赖靠不住的硬件来求发展。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3965.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