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3, 2008

呐喊:蒋政委,我为你哭泣

  月余以来,无时不在关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灾情信息,救灾过程,灾后重建、感人故事等,无数次为数万生命戛然逝去而感同身受、泪流满面,无数次为舍生忘死救他人于废墟的人们心存感恩,默默祝福。当看到电视画面上报道一个哺乳期的年轻妈妈,不顾家中6个月大的娇儿嗷嗷待哺,日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受灾的九个婴儿,我又一次哭了,哭的泪流满面,看着您喂养孩子的画面,看着您穿梭在灾民中间平凡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那画面中您是那样的平凡而伟大、是那样的安然而恬淡。我甚至想应该给你冠以"中国最美丽的母亲",我甚至因此而在自己博客上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中国有您山河壮丽 生生不息",就是因你而发,我想抒发因为有您这样的伟大母亲,有您这样的中华儿女在我内心深处引起的震撼和无比的自豪,我默默的记住了您的名字——蒋晓娟。我曾经私下自叹:娶妻当如蒋晓娟。

  但是,近来的一系列电视、电台、网络信息对您的报道让我渐渐觉得十分的别扭,当看到您参加什么英模报告团的说辞时,更是如梗在咽 又闻您从"蒋警官"变成了"蒋政委",我愕然了,甚至愕然的不知所措,特别是今天,当我在电台里的新闻广播中听到对您的赞美评价说:"你无愧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时,我愤然关上了收音机,脑子里一片空白,不得不认真思考让我哭泣、让我自豪、让我赞美的您。你是一位警官不假,但是您在大灾当中的表现,完全是一种人性美、女性美、母爱美的真实表现,您当时脸上洋溢的是一种作为母性的恬淡、安然、自豪、平凡的大爱之美,这种所有中国人都读懂了的"大爱",是因为您无意张扬、低调平凡、自然而为的母性才感动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这是平凡中的"伟大",这是平凡中的"唯美",是"母爱"的赞歌,是人性的礼赞。与政治无关、与权利无关、与您从事的职业无关,更与您是不是"无愧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无关。幸而您是从事警官职业的,可以使用"卫士"之类的名词加以形容,假如一个农妇和您的震中作为一模一样,那舆论会不会给她冠以"无愧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农民"呢?假如一个集贸市场的菜贩子和你在震中的表现如出一辙,那是不是要给她冠以"无愧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菜贩子"的光荣称号呢?假如………我觉得自己的心灵有被亵渎的灼痛。我知道这不是你的错,甚至与你无关,但我说不清是谁的错,我搞不懂谁的恶。我因此痛心疾首,是谁亵渎了我心中的"圣母"?

  尊敬的蒋晓娟女士,我还是不叫您"蒋政委"吧,因为我实在感到不爽,我心中"中国最美的母亲"形象的坍塌,动摇了我做为中华儿女、深切关注国家改革、发展动向和成就的一个普通公民的信念,我百思不得其解,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取得经济成就举世注目国家,怎么会将普通人在灾难面前所迸发出来的善良、助人、怜悯、等人性之美与政治与权力挂钩起来,这些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优秀品德,既不需要政治号召,亦不需要权力强制,炎黄子孙千年文明形成的天性使然啊。您成了"蒋政委"和"无愧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我想这决不是您当时母亲般呵护灾难中婴儿们的目的和本意,政治、权力的做秀把美丽、平凡、率真的人性导向了臭不可闻功利人生。我至今认为,您个人是无辜的,成为"蒋政委"和"无愧为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不是您个人的邀功和诉求,但你顺水推舟甚或欣然受之,我也倍感遗憾。和文友谈论您时,有人以调侃的方式问我"你心中的圣母驾落凡尘成了政委做何感想?"一时心中悸痛,无语以对。的确,我猜您灾难之中的母爱之美和灾后日常的工作中决无功利的动机,但你有婉拒"炒做"的权力,你完全可以说:"大灾之中,初为人母,乳人幼如吾幼,天性使然,能助人于艰难,心愿已满,不愿以此为功利阶"。如此该是多么的情真意切,"见凡知伟"啊,您说是吗?蒋女士,因为关注您的沉浮,我想起了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流放西伯里亚的悲惨故事:我忍不住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讲一下: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沙皇为了在政治上、人性上进一步打击十二月党人,有目的有步骤的让他们的妻子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和丈夫断绝关系继续留在彼得堡继续当贵族。要么被剥夺贵族身份,陪他们的丈夫去西伯利亚服苦役。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往日高贵的、柔弱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她们义无返顾,大义凛然的选择了苦难。她们拒绝了沙皇和权贵的诱惑,毅然选择了后者。杜斯妥叶夫斯基为这些伟大女性感动得流泪满面,他说:她们抛弃了一切贵族身份、财富、社交和家人,她们笑看权贵的利诱,为了崇高的人性、道德、义举,为了尊严、自由而放弃了一切。她们在漫长的二十五年里,经受了她们" 罪犯丈夫" 所经受的一切苦难"。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人们心中,那些英勇的十二月党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人的记忆中以渐行渐远。但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却成了一个群体,成了一种英雄主义和俄罗斯民族的象征,历史也永远地记住了这些伟大的女性。我记得在读十二月党人故事时记忆最深的是一个法国姑娘,她的名字叫唐娜狄,当这个平凡的法国姑娘在巴黎听说昔日的情人伊瓦谢夫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消息后,她变卖了自己所能变卖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俄国,向沙皇当局要求批准她到西伯利亚去与情人结婚。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政治目的,让人劝说唐娜狄留在圣彼得堡,并许诺以贵族相待,同时威胁如果不听劝告,她将会因此失去一切,甚至不能其他到西伯利亚陪伴丈夫的十二月党人妻子享受某种宽大待遇。但是这个伟大的法兰西姑娘,不为所动,拒绝了沙皇的所有威逼利诱,只求追寻爱人的足迹到西伯利亚和伊瓦谢夫相聚相守。当唐娜狄到达西伯利亚时,当地的官员不许她见伊瓦谢夫。于是她在流放犯人的小镇上到处打听爱人的消息。据说她曾遇见过一个强盗,这个强盗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为这对忠贞的爱人传递书信,奔走呼号。历尽了人间磨难,两年后唐娜狄得到了许可证,他们结了婚,面对漫长而暗无天日的苦役犯生活,她始终无怨无悔。然而西伯里亚的漫天风雪和苦难的生活终于压垮了唐娜狄,这个美丽伟大的法国女人在政治流放造成的人间地狱中默默的死去了。一年后,她的丈夫随她而去。每次阅读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的文献资料时,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一直以为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人性之美决不是俄罗斯民族所独有,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骄傲和财富。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早已成为一座民族不朽的雕像,永远屹立在苍凉的西伯利亚大地。她们身上演绎出来的"不为权贵"、不受利诱的伟大精神足以使俄罗斯民族永远巍然屹立在世界强大民族之林,她们所折射出来的人性之美,穿越国界、穿越民族、穿越时空,万古流芳!或许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伟大女性,俄罗斯才会有像普希金、赫尔岑、列夫。托尔斯泰、彼得。柴科夫斯基、屠格涅夫等影响人类的世界级伟人大师,且人才辈出。这是我对十二月党人妻子们的无知评价。同时我想把十二月党人妻子中最后辞世的亚历山大拉。伊万诺芙娜。达夫多娃说过的一段话也放到这里:"诗人们把我们赞颂成女英雄。我们哪是什么女英雄,我们只是去找我们的丈夫罢了……。"

  今天的中国,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媒体和相关权力部门似乎早已习惯了从政治需要的高度,用宏大的叙事方式,用国家和人民的名义,去讴歌英雄,去颂扬榜样,但更多的是往往无意甚至是有意忽视或遮蔽最原本、最质朴、最真实存在的中华儿女善良、平凡、守真和任劳任怨的人性之美,把这些美德无限上纲、导如功利,以致于这些本真的东西成了眩目的光环,功利的筹码。这究竟是怎么了?又是何苦来哉?

  当下热搞的什么"英模报告团"、"评选汶川地震十大英雄少年"等,窃以为多有不妥。抗震救灾、关注灾区民生、关注灾区百姓的"菜、米、油、盐、吃、住、穿、行"等重建工作并尽力为之。岂不实在?但愿不管搞什么"团""评什么人物"都不要使用全国人民捐助的款项。

  蒋晓娟女士,因为您在地震中的行为触动了我内心深处人性最美的一面,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你还是我心中"中国最美的母亲",但我为你哭泣。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4042.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