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0, 2008

薛涌:美国市场离中国越来越远?

  2000年,世界的原油价格是二十美元一桶,从上海运一集装箱的货物到纽约,海运价格是三千美元,如今则为八千美元;到了明年,如果原油价格如预计的那样涨到二百美元一桶,这个海运价格就将变成了一万五千美元。

  可见,油价如果这么涨下去,将重新塑造中国的国际市场。众所周知,中国主要的海外市场,除了日本外,在美国和欧洲,都是距离遥远的地方。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多是体积和重量大、价值较低的制造业产品。古人言"百里不贩粗",意思是远距离的贸易经营体积和重量小、价值高的产品(如金银珠宝)非常赚钱,但贩运体积和重量大、价值低的大宗产品则赢利不抵运费,精明的生意人不会去作。现代社会技术高度进步,交通运输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乃至廉价的粗货也可以长途贩运。但是,这里的基本前提就是油价相对比较低。

  在中国、印度、巴西这几大崛起的发展中经济中,原油价格上涨对巴西威胁最轻,对中国则威胁最大。巴西不仅能源独立,而且是世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地。由于世界资源的紧缺,巴西资源输出,基本可以把运费的高涨转嫁给购买者来承担。印度虽然依赖外来石油,但其制造业的出口远比不上中国。有"世界办公室"之称的印度,接受的外包大量属于脱离能源的白领业,比如电话服务、以及金融、医疗、电子技术等等。中国的出口则完全依赖于制造业,离开海运就谈不上国际市场。更何况,因为中国属于发展中经济中的领跑者,经济增长带来了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人民币升值也使中国产品变得贵起来。许多外国企业,已经对中国的竞争力表示怀疑,纷纷推出"中国加一"的计划,即除了维持在中国的工厂外,在越南等工价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建立据点,给自己留退路。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的价格优势已经危在旦夕,而运输价格的提升,则可能是摧毁这种优势的最后一根稻草。

  举个例子。中国的钢铁制造业,在美国市场上本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如今这种优势正在转向美国一方。道理很简单:钢铁制造依赖人力较少,依赖资源和技术较多。中国在后两项上劣势明显。况且,铁矿石从巴西运到中国,比从巴西运到美国的距离要远不少;然后还要把成品运往美国。如果运费都加一倍,这么笨重的粗货如何还能在远距离贸易中和人家竞争?

  在本世纪的头五年,油价和中国的劳动力价格都非常低,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席卷全球。也就是在那时,美国的一些战略家,特别是前耶鲁商学院的院长Jeffrey Garten,提请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注意: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已经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一样严重。美国需要在中美洲等地区建立近距离的工业基地,以防不时之变。这些话,当时很少有人听,现在则成了美国企业的一个现实选择。可以说,美国正在重新寻找自己的产品更新换代供应地。美国的市场,随着油价的攀升离中国越来越远。

  中国要迎接这一挑战,必须作两件事:一是发展对运输依赖较低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一是取消对燃油的补贴,甚至开始加收燃油税,以抑制国内的石油需求。本世纪以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最快,是世界原油价格上涨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中国的燃油价格上涨三倍,也不过就是欧洲的水平。这样世界的原油价格就很难冲到二百美元一桶。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大国,必须承担对世界的责任。在全球化的经济中,中国只有对世界负责,才可能对自己负责。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4063.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