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4, 2008

汤国基:灾难新闻见证中国大进步

  1949年10月以后的近60年里,中国共发生了三场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大地震,除了今年的5.12四川省汶川县8.0级大地震之外,另外两场大地震都发生在30多年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研读中国30多年前两场大地震的新闻,不能不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同样是处于中国西南、与四川省相邻的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一场7.7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不仅如今知道的人不太多,就是当年也远没有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

  然而,通海大地震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灾难,在这场大灾难过去整整30年之后的200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县举行大地震30周年公祭时,首次正式公布这场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伤亡总人数近5万人。

  当年的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不仅没有互联网,平民百姓也没有见过电视,当年传播新闻的媒体主要是报纸和广播。正当"史无前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全面胜利"、"革命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通海却发生了大地震,大概当时的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认为宣传革命大好形势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因此,在通海大地震发生之后的三天之内,不论是中央的报纸和广播,还是地方的报纸和广播,均没有任何关于大地震的报道。

  直到大地震发生之后的第四天,即1970年1月9日,《云南日报》才有了一篇关于这场大灾难的报道,它的标题为《我省昆明以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迎击地震灾害》,文中没有提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充满了当时流行的空话和套话,如:

  "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受灾地区的广大共产党员、各族革命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他们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信心百倍地迎击地震造成的暂时困难。广大革命群众豪迈地说,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我们什么困难都不怕;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我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定能夺得抗灾斗争的彻底胜利。"

  按理说,在灾难发生四天之后才有的报道,与现在的即时报道相比,记者有比较多的时间了解灾情,报道应该比较详实,可这篇报道却恰恰相反,信息模糊,语焉不详,读者如雾里看花,无法得知地震的具体情况。

  1970年1月10日《云南日报》关于通海大地震的后续报道,更会让今天的读者看得心惊肉跳:

  "……公社社员们揣着毛主席的红宝书,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抗震救灾……"

  "千条万条,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灾区革命人民的头脑是第一条。地震发生后,省革命委员会派专车专人,星夜兼程把红色宝书《毛主席语录》、金光闪闪的毛主席画像送到了灾区群众手中……灾区群众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时"史无前例"的个人崇拜和造神运动达到了顶峰,在灾区群众最需要食品的时候,送去的却是红宝书和毛主席画像。此后《云南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关注的也是灾区群众在大灾之后不要救济和捐助,只要"精神食粮"和精神鼓励:灾区人民向国家提出"三不要"——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对捐献的物品全部退回,集体的退给集体,个人的退给个人,云南省抗震救灾办公室退回各地捐款11.5万元,建水县退回粮票7313斤和捐款13000元,灾区人民只收下毛主席著作、毛主席画像、毛主席像章和慰问信。

  当年的《人民日报》和《云南日报》还提到,通海大地震发生之后,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越南、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领导人和政党领导人分别致电表示慰问,但没有提到任何来自国外的援助。

  从汶川大地震之后,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我们可以想到当年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通海等地灾区人民,要经受多大的困苦!

  通海大地震6年多之后,中国又发生了一场更为惨烈的大地震,这就是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的震级为7.8级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中央对唐山人民的慰问电,同时在慰问电的右边刊发了一条新闻:《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篇新闻采用的是新华社通稿,只有400余字,有10多个字提到了地震的后果:"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当时是"文革"后期,"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正如火如荼,"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当时最大的政治,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报道必须突出当时的政治,报道的最后一句是:"他们(受灾地区人民群众)决心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团结起来,奋发图强,夺取这场抗灾斗争的胜利。"

  此后,《人民日报》又发过多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但这些报道都必须强调用"批邓"来推动抗震救灾工作,仅从一些报道的标题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当时的政治斗争是压倒救灾工作的,如:

  1976年8月5日:《深入批邓促生产支援灾区多作贡献  河北辽宁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唐山丰南地区的抗震救灾斗争》;

  1976年8月12日:《抗震救灾的现场也是批邓的战场  红九连和唐山郊区人民一起以批邓为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1976年8月28日:《深入批邓是战胜震灾的强大动力》;

  1976年9月1日:《深入批邓成为抗震救灾强大动力  天津第一发电厂发电量很快达到震前水平》。

  唐山地震是极其惨烈的发生在城市内的强破坏性地震,在人们的酣睡中,有100多万人口的唐山市转眼间变成一片废墟,震区地面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可是,当年灾难死伤人数是国家机密,中国内地对死伤人数没有任何公开报道,香港报纸估计死伤人数超过70万。

  在唐山大地震过去三年多之后的1979年11月,新华社记者徐学江应邀参加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地震通报会议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国家地震局向与会的地震专家们通报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其中包括死伤人数。徐学江感到,这正是全国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大新闻,必须千方百计报道出去。徐学江认为:地震是天灾,不是人祸,伤亡数字不应该保密,而应该向全世界公布,公布地震伤亡数字无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徐学江用这样朴素的道理终于说动了有关人士同意新华社公布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伤亡数字。1979年11月22日新华社从大连发布的消息说:"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死亡24万2千多人,重伤16万4千多人。这两个数字是唐山、天津、北京地区在那次地震中死伤人数的累计。"

  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不到20分钟,新华社就发布了消息,此后,包括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在内的中国各类新闻媒体各尽所能,详尽客观地报道了地震破坏的程度,及时更新伤亡人数,与30多年前的中国地震新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中国的巨大进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从今年地震灾情的信息透明度和对外开放度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灾难过去之后,中国将开始一个更加崭新的时代!

  (谢谢湖南大学图书馆和湖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作者查阅相关资料时所给予的热诚帮助)

  汤国基,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一级作家,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特聘教授,迄今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共500余万字,出版著作12部,有作品被选入大学教材和新实验高中语文教材。

  电子信箱:tangguoji888(at)163.com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4048.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