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5, 2008

袁烜:第三只眼看科学理性

  由骑马到开车、由茅草屋到钢筋水泥房、由巫术祛病到现代医疗、由手写书信到远程通信,科学让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从奴隶庄园、封建专制到现代民主共和,从国家自给自足、小区域零星的实物交换到现代金融流通、法制化的市场规则体系,理性精神使人类的政治经济形态趋向成熟、繁荣。是什么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和前进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便是现代文明的内核——科学理性。当我们平面的两只眼睛去看待科学理性,似乎人类的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成形态。但科学理性果真是人类的万能钥匙,能解答全部的问题吗?看看现代人越来越普遍地对物质的依赖,功利主义盛行,欲望对传统伦理的颠覆,道德面对利益的脆弱,繁荣物质下价值与意义的迷失,日益严重的心理疾病已经折射出科学理性的局限。透过事物的表面,我们需要用第三只眼去审视科学理性这枚看似完美的硬币的反面。

  人类该如何面对外部的世界,如何认识自己的本性,看来仅仅靠所谓的科学和理性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有风险的。也许人的心理需要一种平衡多元的机制,仅靠科学理性的"一枝独秀"是不够的,它需要道德、情感、宗教等感性的东西来共同支撑。或许人的科学理性只是看世界的一个角度而已,如同中国文化把物质看成阴阳的合成,而西方科学把其看成原子、粒子结合一样,每个角度都有个中的道理,但也许都是盲人摸象,不一定得知事物的全貌。就科学理性本身而言,"测不准原理",哲学的分支"现象学"都表明人类的理性延伸遇到了瓶颈。这对"理性是万能"的答案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科学理性存在几大问题:一、科学理性的主体是人,而人类本身具有局限性。科学理性是以人的尺度和标准丈量世界,人来自自然,但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以人的角度出发的科学理性并无法代表"上帝的理性",它不一定能观照到宇宙的本质。首先,人研究世界的领域是有限的,观察的深度、广度有局限,未知领域还很多。其次,人的器官功能和科技手段的局限。大脑从外部获得的信息都是经过器官的过滤得来,看到、闻到、听到的信息都经过器官功能的转化和整理,如同食物被消化后,人体只接受所需的营养,排泄其它成分,食物本身已被转化。人所洞察的事物本质不代表是真实的本质。而看似精确的技术工具,实验手段以及观测仪器在深入事物对象时,有可能会改变事物本来的结构。总之,看起来权威的科学理论或许不是上帝给的标准答案。在用理性的灯塔照耀对象之时,不要忘记我们看到的世界不过是带着人的有色眼镜,盲从科学理性可能会掩盖真实的本质。人所看到的事物与其它物种所看到事物,哪个才是接近真实的本质,或许没有统一的答案。事实上,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矛盾说明了人的理性和原始自然性的错位与偏离,自然环境异化的客观现实已经充分证明科学理性并非是万能的尺度。

  二、科学理性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尽管是从人的角度所过滤的现象),而现象不一定能反映本质。现象虽然与本质有联系,但同时现象也是本质丰富多彩的面具,我们有可能通过现象洞察本质,也有可能被现象遮盖、淹没了本质。在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时候,也警惕被现象所迷惑。一些植物和动物为了掩盖自己,经常制造一些假像来迷惑,甚至攻击对方。连精密的测谎仪也只能展现语言、呼吸、心跳的现象,但无法展现人内心的真实面貌。科技工具以及人的思维理性都只是对现象本身的归纳,但其结论不一定反映事物的实在;而现有科学论述的某些结论以及实验观测的方式都太依赖于事物的现象,以及表面的资料,如果太执迷于其中就仿佛根据书面文字来复原人真实的外表,变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游戏,距离明了真实的本质也许为时尚早。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充分已从理性的角度否定了理性。变化无穷的经验让人的理性之手在抓住细沙的时候总有遗漏;动态的经验对照静态的理性,这个永恒的矛盾注定了科学理性只是佛祖手掌中跳跃的猴子。在理性的局限面前,也许我们应该对所有已知的事物保持适当的质疑和敬畏,不能让局限的理性支撑现代文明的盲目自信。在面对大千世界的时候,保持空灵的心境、宗教的敬畏,多一点对自然的谦卑、伦理的景仰,或许才能为人类预留独特的视角、洞见的空间。

  三、不变的生命伦理与变异的理性是当今人类心灵的最大困境。经验是无穷变化的,而理性只是对某阶段或某局部经验的归纳。所以,理性的结论在面对动态的、整体的客观现象时,往往变得渺小;当理性的支点不断松动的时候,人们只会在经验的洪流中无法扎根下来,变得茫然不安,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心理的一大困局。克隆技术、人兽胚胎对伦理的挑战,利益的理性瓦解道德的感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对权威价值的支解反映了伸向无限变化的理性探索与有限固有的人伦之间的矛盾。面对无限变化的经验和欲望,人们利用已知的理性工具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样由所谓"科学理性"带头的变革运动,到底真能贴近人的生命本质吗?诚然,自然生态的恶化、思维习性的变异、社会的心理疾病、道德虚无化、利益至上等各种表像也代表了理性文明积重难返的基因缺陷。传统禁忌被所谓开放的理念、个人自由的旗帜所打破,在新奇和宣泄之后留下的却是心理的空虚与荒芜。理性能满足洞察的欲望,但无法提供意义的根基。现代人更像是漂浮在知识和欲望海洋的浮萍,却没能在汹涌的经验波涛中扎根下来。欲望和理性始终是辨证的,虽然道德中的理性能制约欲望的蔓延,但如果缺乏对感性未知的敬畏、对神秘宗教仰望、超越个体的无限信仰,那理智的力量也如同漏斗一般挡不住欲望的流沙,随着环境和立场的改变,道德建设只剩下象征性的面子工程。一旦理性与欲望结合将可能冲击着传统的伦理与客观的世界。战争、核能、豪夺自然资源以及杀伤性武器不正是科学理性的产物吗?

  但凡科学的理论,理性的认知都是可描述的体系和有形的结构,其属性是有限的,它所依据的支点都从客观出发.恰恰客观的事物都可随时空的改变而改变的.而且有限的东西都是有缺陷、可批判重构的对象。有形的事物可在空间上被改变,有限的事物可在时间上被转化。但感性的精神形态和混沌未知的信仰确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永存于心间。对象一旦被解析成为理论结构,那么这些理论就有被改变,解构的可能,理论更像是表现对象的外衣,可以被各种角度的理论模型变换款式和色彩。只要人类可驾驭科学理性,其本能的创造性和好奇心足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手段去改变传统,或者站在它的对立面进行解构和批判。科学理性的一切成果、价值和认识都不可能成为永恒的权威。不能产生权威与永恒价值的理性精神支撑人类的未来发展是有困境的。被科学理性所提炼的成果和理念都是在经过主观分析、语言表述的前提下而产生,而主观的分析带有特定的角度、背景、方式以及文化价值的局限,没有统一绝对的标准答案。可分析的事物必然可批判、可解构。语言可表述的内涵也是有概念框架、经验范畴的束缚,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和内涵恰恰是更深入自身的本性、对象的真相。人类总在追求永恒的价值和依归,在生命有限的时光中无穷探索、变迁的理性只会让人更加迷惑,而各类宗教,传统伦理中至善至真至美的感性价值和不可言说的幸福体验却能让人在有限的时间找到永恒的价值、安顿的幸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科学理性可作为人类完善认识,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参考,但未必能成为人类价值体系的核心。笔者并非全盘否定科学理性的成果和意义,但用理性去面对琢磨不定的经验时是很脆弱的,有限的载体和有限的理论是无法应对无限的客观经验与欲望的。幸福的潜意识、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意志虽无形无状却根植于内心深处,虽然这些感性的认知没有具体的结构和清晰的对象,但就是这种模糊,无法言状的属性能对现实经验产生一种超越,让有限的人找到无限的依靠.,也许未知的宗教彼岸,古老传统的道德仰望是唯一能让人从有限向无限跨越的动力。

  人的根本属性是以感性、混沌起始的肉身物种,支撑人心根本的东西都是感性的,不可言状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景仰之时,这种看似混沌的敬畏与信仰,恰恰是人类心灵安顿和谐的源泉。感性的价值体系是从内在的主观意志出发,它依据的支点在内而不在外,不受外部经验的冲击和改变;而理性的价值体系确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观照尺度,它依赖于外部经验,而外部经验与人内在本质是有界限的,加上科学理性的局限和过滤,外部经验通过理性的管道传导到人内心深处一旦与传统价值相矛盾,并异化了传统的伦理,那将是人伦的重大危机。信仰和崇敬未知的事物相反可以超越所有经验的束缚,摆脱科学理性的局限性,不受日新月异的经验的遮蔽,保持一个稳定的绝对坐标让内心拥有协调与安宁。而如果用理性的尺度把握经验,首先人的有限理性的权威会被无限变异的经验所影响,所谓科学的结论、理性的认识、观察事物的坐标会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客观经验的异化而变化,理性的认识和规律必然频繁地更新、改变,在剧烈的变化中,由于缺乏稳定的价值支撑,人难免会在变迁的波浪中迷失、困惑。如果人们把科学理性作为最高的标准,不仅不一定会接近客观事物的本质,反而会在不断被经验改变的理性坐标中迷失传统的价值。何况从人出发的科学理性并非人类必然的出路,倘若由于人的尺度的局限与现象的偏离而导致理性对人类发展的异化,那么是不是在迈向人类幸福的终极目标南辕北辙呢?

  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科学理性也不例外,即使是被证明为真理的结论,那也只能说明是在依据某种工具手段的前提下,人看真理的一个角度,而非事物的真相,站在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立场也许我们只看到一些真实事物的侧面。先验的本质创造出自然的生命,生命衍生混沌的感觉,感觉衍生清晰的意识,意识提炼出科学理性,这个生命衍生的序列是无法变易的,如同理性无法创造琢磨不定的意识,意识无法倒推出混沌的感觉,感觉无法创造有机的生命一样,再先进的科学理论都无法直接复制出系统的生命体系。人类理性的发展之道就是对自然序列的一种打破和颠倒,其先天的局限和遮蔽导致人类在通往生命本质的道路上必然会有无数的拐点,难以通达终极的彼岸。在对待生命伦理以及与生命有关的事物时,理性的人应低下高傲的头,保留对传统的生命伦理朴素的敬畏。看待和审视万物,我们需要的是立体的视野,而不能只用理性平面化地观察浩瀚的大千世界,也许越过科学理性的山峰,才能看到更多彩绚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大道38号 《桥梁建设报》编辑部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4050.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