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5, 2008

马舟行:大矛盾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人生来就不是以独立姿态存在的,我们从属于很多人,很多人从属于我们。这种从属不仅是自然亲缘意义上的联系,更是经济利益上的依存。人需要身心自由,却圉于各种芜杂的枝蔓之间,这是人的大矛盾。而大多数人,尤其是现代社会无数理性的经济人,不是圉于,而是乐于在这样的枝蔓间蝇营狗苟,乐在其中,这才是人的大悲哀。

  就中国的传统脉络而言,仅仅是血缘亲情和人格独立的冲突就已经令人窒息。"生我者父母",就这个理由,就足以让我们放弃自己独立意义上的一切,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身关系更合理地说成了一种财产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皇权下的社会对人的要求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忠诚孝子如果成了权威服从和道德统治的旗幡,那忠孝二字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因为人最大的忠诚是对自己忠诚,尊重自己的感情,忠于自己的意志。在那样一个独立意志拜倒的时代,也还是有"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的自由人,"竹林七贤",服丧而大块酒肉,闹市而啼笑自在,正是一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逍遥游。

  中国的权威拜倒,意志迷失是每个时代的通病,往往盛世甚于乱世,而盛世因此而变成了乱世。所以先秦和魏晋是人最自我的时代,也是文化最真实的时代。我这里说是真实,而不是繁荣,因为繁荣大多是假象。动乱的时代,人才会去关注自我,人才会去关注内心的需求。而在经济繁华的时代,人往往更注重外在,宝马雕车香满路,只能住100平米房子的能力却想着要买200平米,在这样的时候,没人认为竹林山泉小茅屋是多么潇洒,除非附庸风雅。

  所以魏晋的玄学不是空洞的,我以为它多少是对老庄的一种承袭和发展。

  而唐宋的繁华也未必要看得那么美丽,中国人说历史必举唐宋,那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要看到中国最真实的士大夫精神世界,不看李白,去看陶潜。

  所谓唐诗宋词,就文学上而言,不得不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和顶峰,而从大文化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大都裹得太厚。

  所以,意志自由是不易的。克服了权威拜倒,还要克服英雄拜倒。比如文革。我说人的大矛盾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甘之若饴的大悲哀。但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啊,我们也只能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传统的牵绊已经很淡很淡。经济社会中利益驱逐在实质上是人类最重要的存在理由。价值多元化也已经被人们默许。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在这么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怎么就没有一元来关注自我。过去是人为人奴,现在是人为钱奴,房奴,车奴~ 许久以来,没有人对此有所反省,没有人再问自己: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当然,人们似乎也没什么"悲",正如我所说的,乐在其中。

  环视大街上走的人们,目无表情,呆若木鸡,行色匆匆,忙忙碌碌。大家都为了生存啊,但是这么一个繁荣的新中国,怎么还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怎么还是富者自富,贫者自贫?经济不平等导致人们世俗地觉得人格不平等,为达平等或高于他人,磨损心性,磨损自我。想哭不能哭,不想笑也要笑,正是"心为形役",无可奈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是很难很难的。

  现在大多数人都会问自己为什么去做某件事情,但我们是不是能允许一部分人不为什么地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疯言疯语。有点信仰,学点哲学。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4079.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