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3, 2008

唯三:我们的“干群关系”为什么“越来越疏远”?

  2008年7月2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不能让干群关系越来越疏远》的评论文章。文中对前些时候相继发生在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同时援引了云、贵两省的领导,对此类事件做出的大致相同之总结,均认为事件背后都存在着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安政法部门对刑事犯罪活动打击不力;

  2、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干部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立场,而是有意无意把屁股坐在群众利益的对立面,成为了群众利益的伤害者而不是维护者。

  3、基层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对群众和学生的教育不够等等。

  最后还特别提到了一点,就是干部作风漂浮、高高在上、离群众越来越远,使群众对地方政府、基层组织越来越不信任,造成干群关系的严重对立。

  文章上又说,有法律界人士提出尖锐的质问:为什么群众有事不找政府,而去找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为什么基层干部没有号召力,而一些闲散人员却能一呼百应?对于这样的质询,文中用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的分析,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既然干部离群众越来越来,在群众眼里越来越不可信,群众有事情当然就不会去找他们,去找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反之,一些闲散人员、违法犯罪人员对群众"一呼百应",并不说明他们能够代表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而只能说明他们钻了干部的空子,从干部手中把群众活生生"抢"了过去。

  看了上述评论,觉得有些道理,但又觉得还是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群众有事不愿意找政府(对不起,似乎应该把党放在政府的前面才合乎一般表达的逻辑。),也可以找找我们的人大代表啊!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应该代表广大人民心中的意愿,随时随地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并通过自己手中的那人代会上庄严的一票,为人民争权谋利、伸张正义、提振民心吗?可是在我们听到的、看见的一些违背民心,违反民意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恰恰漏掉了那些人民代表的声音和意见。是他们没听到,没看见呢?还是他们根本就无意去关心、关注这些事情呢?

  此刻,我想起了鲁迅先生,他既非共产党员,也非什么民意代表。可他却时时敢用手中的笔和文字,向着不公平的社会,不平等的制度,代表那些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们发出自己愤怒的吼声。对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人民代表们,比起鲁迅先生的道德风骨,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这也难怪,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也算半个老北京了。可我从来不认识、不知道我们这个区,或是我们这个社区的人大代表是谁。他(她)叫什么名字?在哪儿任职?多大年龄?恐怕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吧?

  在我依稀记得的有关宪法的印象中,好像政府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组建的。那么照理说,政府的权利应该是在人大之下的,要不怎么能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呢?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权利、影响是那么的强势、巨大,而人大的声音、影响却反而被政府的权势盖住了。当然,这也跟我们许多方面的党政不分有很大的关系。政府后面不还有党管着呢吗?怕什么?有兜底儿的。如果那些人大代表们能真正切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怕丢官儿,不畏强权,不怕坐牢,甚至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政府各级官员们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和鞭策;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特别是同时顶着人大代表帽子的官员,能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认认真真地倾听他们的声音,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办事儿,规规矩矩地遵纪守法,那我们还怕什么"干群关系越来越疏远"吗?

  所以说,真正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目前的政治体制,还缺少对政府官员进行真正民主监督和制约的权利机制,不能从根本上对那些贪污、受贿、渎职、滥权的各级政府官员进行有效的动态制衡与制裁。所以他们才能肆无忌惮地挥霍国家的财产,滥用属于人民的权利来为自己谋私、生财。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要靠那些手握实权、头顶官帽,身披党衣的官员们来自己监督自己,约束自己,然后达到廉政、惠民的目的,只是一种愚弄百姓的幻想。只有当我们的人大代表真正由熟悉他(她)、信任(她)、拥护(她)的老百姓们选出来的时候;也不再是政治供桌上的花瓶或祭品的时候,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生才会出现一个真正民主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也才真正无愧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称号。

  2008年7月25日于北京

发表评论请点下面原文链接 : http://www.weekmag.com/html/4138.htm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