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6, 2008

王志安:警惕政府的企业化倾向

  政府和企业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值得辨析的问题!

  现代政府严格意义上讲,是公民通过交纳赋税,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除此之外,政府没有其他征税的合法性。如果我们把政府和企业都当作产品的提供者来比较,政府和企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企业提供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利润,生产产品仅仅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目的就是为纳税人服务,而不能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生产利润。正因为因此,企业和政府对待收支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企业因为不能做赔本的买卖,所以要量入而出,进多少钱,生产多少产品。但政府对待财政收支,却要量出为入,是先有为百姓服务的项目,才会有相应的税收。而这个出,就是人大每年审议的预算。

  应该说,在前现代时期,政府和企业的区别并不显著,甚至可以说,政府就是这个社会最大的企业,企业的董事长就是国王或者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得就是家国天下本一家。在古代中国,将合法纳税的臣民称之为"丁","丁"只是为统治者创造赋税的工具,只有经济学上的价值,而没有在政治上的权利。从这个角度将,前现代政府是一个"内部人控制"的企业。因此,在古代,人人都想成为这个最大企业的"董事长",因为只要当了"董事长",天下所有的赋税,就都是自己家的收入。赋税越多,"董事长"就越成功。虽然古代政府也承担着治河,赈灾,修路等基本的公共服务,但是,古代政府收取赋税的合法性,从来就不是来源于公共服务,而是君权天授。

  近代以来,政府的合法性来源,由"家天下"变成了"人民主权"。由此产生的变化就是,政府由一个"内部人控制"的赢利性企业,逐渐演变成一个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的非盈利机构。正如许多非赢利机构一样,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不生产利润,但它却生产"正义"。正义就是政府的"利润"。我们观察一下前现代政府到现代政府的演变,基本都遵循由一个赢利性企业向非赢利机构转变的路径。

  今天的中国政府尚处于这一转型当中。

  二季度政府财政收入公布后,再次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企业生存日益艰难的时代,政府的财政收入依然保持30%左右的增幅,总额达到3.5万亿。尽管税务总局的官员出来解释说,财政收入的高增长,已经连续保持了20年,并非今年所独有,但这一解释并没有平息民间的诸多疑问。而在笔者看来,随着财政收入的连年高速增长,另一个问题同样值得警惕,政府每年巨大的财政超收已经到了非常令人担心的地步,这个数字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财政超收从广义上讲,就是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利润。因为这部分收入,是没有预算的情况下收入政府口袋的。这是政府企业化的危险倾向!

  一定有人会问,政府收上来的钱,并没有像大清朝那样,按照一般企业的利润原则对内部控制的占有人进行分配,最后不是也变成了公共产品了吗?不错,政府的确没有直接对这部分超收部分进行现金分配,这是因为现代政府不能再像大清朝那样,明目张胆地将税收看作是一个企业的"利润",并对财政结余进行"分红",但是,没有经过预算的花费,从本质上讲,就是没有必要、也没有合法正当性的花费,在没有授权也没有约束的支出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管理者,可以通过寻求对价,将原本属于纳税人的赋税转入自己的腰包里。这应该是大家不陌生的盈利模式。

  如果我们在扩展一下观察的视野,政府的企业化倾向还有更多的迹象,政府在征收赋税的时候采取非常积极的制度策略,而在支出方面,却尽量采取消极性原则。就拿烟草行业来说,谁都知道烟草行业危害国人健康,但正因为烟草行业对财政的贡献比例很大,政府就一直没有出台严厉的限制性政策。如果过去的财政收入总额过低,政府财政对烟草行业的依赖度非常高,尚可解释政府政策取向的话,但在每年超收几千亿的情况下,政府依然对烟草行业姑息,就不得不让人对政府的赋税态度产生合理的怀疑了。而在支出方面,早有经济学家研究表明,尽管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但政府在民生,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增长,却显著偏低。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压抑政府创收的冲动,政府的预算只有经过立法机关同意的才能征收,没有经过预算而多收的部分,即便不能返还给纳税人,也应该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冲抵减免,而决不能由政府部门擅自动用。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一个纳税人,必须成为政府的"实际控制人"。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info ] 电子杂志!
-~----------~----~----~----~------~----~------~--~---